DeepSeek大秀肌肉,杭州又又又赢麻了


作者:万山一把锁 2025.02.21 10:26:23 阅读:498 报告下载


近期,继《哪吒》之后,另一个现象级热点一定非DeepSeek莫属。


作为“土生士长”的中国Al,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仅成为了中国首个同时登顶中国区、美国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的本土应用,还创造了史上最快突破日活跃用户3000万的纪录。


毋庸置疑,DeepSeek真的是火得一塌糊涂。


从去年8月大火特火的《黑神话:悟空》,再到如今炙手可热的DeepSeek,不难发现,它们的发源地不是在北上广深,而是在杭州。


借着DeepSeek的这股东风,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组织了管委会、招商局等相关人员,掀起了一场走访杭州“六小龙”的热潮。


一时间,“六小龙”成为了各招商团队在杭州的热门打卡点。方升方面,也同样接到了大量客户希望前往“六小龙”考察交流的需求。


1.png


最近几年,杭州出圈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杭州更是出尽了风头。


一个是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扭起了秧歌,迅速占据了各大平台的热搜;另一个则是来自深度求索的DeepSeek,直接席卷了多个国家应用下载榜的榜首。


但是,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说到杭州,他们的印象往往还停留在“电商之都”上。


那时候,互联网经济飞速崛起,阿里巴巴、网易、支付宝等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杭州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家眼中的“直播带货第一城”。


可是,风水轮流转。随着互联网热潮的消退,杭州的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边是工业投资规模的持续缩减,一边是经济增长动力的严重不足,为了走出困境,杭州铆足了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终于,几年的潜心经营换了今天喜人的局面。但是,杭州的辉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用心培育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六小龙”中的四员大将便植根于此。


现在,越来越多杭州本土的科技企业开始冒头,“六小龙”只不过是杭州众多科技企业的冰上一角而已。


截至2023年底,杭州市已成功培育超过3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一数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独占鳌头。


此外,据睿兽分析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现存独角兽企业510家,杭州以34家的数量紧随其后,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稳居全国第四。


这几年,杭州的发展我们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央积极鼓励民营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占比高达61%的城市,杭州的民营经济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如今,杭州能有今天的成绩,既得益于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当地优质营商环境的加持。


2.png


这几年,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创业者开始主动涌入杭州,寻求发展。


《黑神话:悟空》的冯骥从深圳搬到了杭州;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kimi创始人杨植麟没有在老家广东创业,也是选择了杭州。


其实,之所以选择杭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杭州有一个让创业者们向往的营商环境。


众所周知,营商环境的底色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色。杭州今天的出圈绝不是偶然,而是优质营商环境滋养下的必然结果。


就拿杭州“六小龙”来说,在其创业的过程中,杭州的营商环境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游戏科学成立初期,西湖区艺创小镇对游戏等数字内容企业提供了三年内最高可达100%的房租补贴或减免政策,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运营负担。


同样的,当宇树科技面临资金枯竭、产品交付遥遥无期的困境时,一笔来自杭州本地的融资直接让它起死回生,扭转劣势。


反之,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不行,吃拿卡要风气盛行,并频繁上演雁过拔毛、破门开灯这类违背道德,甚至触犯纪律法规的事件,谁还敢来这里做生意?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说到底就是营商环境不行惹得祸。


当然了,好的营商环境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努力。


熟悉杭州的朋友应该对杭州民营经济占比高、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现状并不陌生,如何让这些企业在当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是杭州政府一直以来的核心课题。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杭州政府积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监管者转变为服务企业的“园丁”。


针对本土企业,杭州选择默默耕耘,不仅致力于让市场主导创新,还积极为企业提供“全程陪伴式”的服务。


针对外来企业,杭州选择放平姿态,从房租减半,到人才补贴,再到科研支持,各种优惠政策可谓是应有尽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杭州营造了一个允许试错和鼓励探索的氛围,政府不仅不会干预企业的创新方向,反而会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以“六小龙”为代表的科技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正是杭州近年来在高品质营商环境打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体现。


3.png


在税返取消的大背景下,营商环境这类的城市软实力,将直接决定招商引资的最终成果,以及本土产业培育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不是把企业招进来就算完事了,关键在于企业后续能不能在当地茁壮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招商难已经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单纯依靠招商人员就想改变城市的发展现状,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过去,地方政府提供的税返政策是吸引企业入驻的有效手段;但现在,随着税返政策的取消,招商的逻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要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各地方政府实实在在的优化整个城市的营商环境。


通常情况下,当城市之间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大致相当的时候,如果其中一个地方的负面新闻满天飞,不仅会降低大家过来发展的意愿,也会直接让企业望而却步。


但近年来,杭州却有所不同。在招商难度日益加剧的当下,杭州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吸引力,让无数创业者争相涌入。


一方面,杭州的生活、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一个好的起点;另一方面,杭州人才辈出、资源丰富,能够为企业打造了一个坚实的产业基础。


最为关键的是,杭州不仅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还远离负面舆论的侵扰,这是吸引大量创业者入驻的核心。


在网络上,企业还给杭州取了一个贴切的昵称—拎得清的小透明,这个昵称生动的诠释了杭州“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扰民”的服务理念。


在高效服务体系的支撑下,不仅简化了繁琐的行政流程,还减去了冗长的审批环节,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这样,企业才能够心无旁骛的搞技术搞业务。


现在,杭州给全国打了一个样。


想要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崭露头角,优质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这也就意味着城市需要全方位的为企业提供政策、人才、科研等多个维度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在当地落地、生根、发展。


对于各类园区主体来说,提升自身产业服务的能力,就是破局的关键。


能明显感受到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持续收缩,企业在选择园区的时候也变得越来越谨慎了。


因此,园区除了提供日常的运营服务之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精细化的服务,并且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才是吸引企业入驻的核心。


当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提升,城市才能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当园区的产业服务能力更加完善,园区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