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突破100亿!产业园区该如何“逆天改命”?


作者:封青岚 2025.02.18 09:21:51 阅读:474 报告下载


图片


100亿,来了。


《哪吒之魔童闹海》带着100亿这个数字,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新的神话。

即便往年的春节档大家也会凑个热闹,参与一下票房,但近些年国产电影的式微实在是有目共睹。也许能挑出几部差强人意的,但始终找不到惊艳全场的作品。《哪吒2》在此时横空出世,如同一支刺穿阴霾的枪,让所有人看见中国电影不屈的脊梁。


无论长幼,几乎一致好评,甚至二刷三刷。点燃中国电影“复苏”火种的,为什么偏偏是《哪吒2》?


1.png


《哪吒2》下的功夫,已经在片尾不露声色地展现出来了。


名单中洋洋洒洒的135家出品和制作公司中,仔细留意就能发现,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中国本土企业,小微企业的数量竟有115家,超过八成。


在很多人看来,小微企业规模有限,发展空间狭窄,不足为道;在很多城市眼中,小微企业能够带来的税收杯水车薪,只有龙头企业才是GDP的宠儿。然而就是这样的小规模企业,发挥各自长处,通力协作,将新颖的思路灵活地穿插进制作。才最终使《哪吒2》的特效惊艳全场。


无可否认,这些小微企业对《哪吒2》的支撑和托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反观如今的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为大的思考模式仍旧固化。诚然,一家或者几家龙头企业的落地,对于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在“GDP为王”这种想法的影响之下,城市几乎只会重点关注龙头企业的引入,疏忽对其他中小微型企业的培育。


如果说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得趋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实力带动一整片区域产业的崛起,那么对中小微型企业来说,“潜力无限”,才是他们的代名词。


再加上近年来,创新一词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广阔的发展前景、庞大的发展空间,加之中小微型企业所特有的灵活性、发展的积极性,使这一阶段的企业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

 2.png


当然,参与《哪吒2》出品和制作的不只有小微企业。数十家中国头部动画公司,如原力科技、泥丸星、深海十月、华强方特等知名企业,同样参与其中。


其中,部分龙头企业重点聚焦《哪吒2》中部分内容的全流程制作,多处重点打斗场次、特效场次,大体量水体计算、再到最终效果的呈现,都是经由龙头企业集结会师,合理分工,最终呈现在荧幕之上。


一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层层分包。保证制作效率的同时,整条动画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企业成长。重点场景、特效交由龙头企业整体把控,小微企业负责细节刻画,相互合作与影响。


每个链条环环相扣,加速产业成长与腾飞,这也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逻辑。


曾经有次外出拜访,对方负责人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园区不是只要塞满龙头企业就行了,中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一起发展,在园区内形成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才算是真的做得好的园区。”


以龙头企业负责牵头引领,中小微型企业负责输送灵活性和创新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每家企业的资源都能进入产业链上下游的循环,企业之间彼此协作,为产业园区逐步搭建起完善的产业生态。


在生存环境逐年恶劣的当下,中小型企业也在寻找能够助力自身发展的园区。加强对产业链的搭建,能够让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进步,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成果也能够反哺龙头企业,在双赢中实现良性循环。


3.png


对中国的动画电影,宫崎骏给予过刺耳却非常诚实的评价:“对中国动漫,失望至极,无以复加。”实际上不止是动画电影,国产电影长久以来都呈现出一种低迷的颓势,烂片如数家珍,好片被无声埋没。


《哪吒》系列的出现,是电影行业不甘堕落,开始沉淀自我,凝聚实力的信号。市场环境越发艰难,所有行业被迫放慢发展和扩张的脚步,开始专注于“求质”。通过精进自身的专业能力,让自己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对陷入泥潭的产业园区来说,也面临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窘境。


过去,中国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企业蜂拥而至。当时园区的产业定位,都是直接使用“科技”、“创新”等宽泛的说法。看起来数量众多、定位高端,实则同质化严重,外强中干,空有其表。


纵使其中有真正把产业做得好的园区,也被当时过于冗杂的市场所吞没。经历了产业环境巨变的洗刷之后,园区死的死,伤的伤。高空置率迄今为止依旧是大部分园区难以释怀的痛。


为了在今后的市场中立足,产业园区只能停止盲目建设扩张的势头。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未来必然需要以相关产业的专业知识作为武器,搭配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和长处,着力发展产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产业园区领域站稳脚跟。


4.png


《哪吒2》的现世,无疑是一道惊雷,劈醒了沉寂多年的电影行业,也同样引起其他行业的思考。仿佛在告诉我们,即便行业逐渐降温,只要认准目标、提升能力,并切实付诸行动,终究会迎来拨云散雾的明天。


园区人又何尝不是经历了浮躁的发展之后,逐渐沉淀心性。国企和民企只有提升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合作,才有机会携手,让产业园区这一沉睡的巨龙复苏。共同推动行业跃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并不是痴人说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