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禾页 | 2025.01.23 17:28:11 | 阅读:605 | 报告下载 |
从上周起,我就看到小区内的邻居开始行李装车,陆陆续续开启了返乡之旅。
大家今天是否还在坚守工作岗位?又或者此时此刻已经踏上了回乡之旅?亦或者已经到家?
今年的春运从1月14日至2月22日依旧是40天,根据12306的数据显示,截至从1月11日9时至2025年1月20日9时,铁路12306已累计发售春运期间车票5769万张增加至2.14亿张。
10天时间,平均每天售出超1563万张车票,这还不包括机票以及自驾返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多远,都要回家过年。
在近期春运返乡过程中,各地都开展了春节返乡就业的相关措施,在高铁站、高速服务区、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和集散地设置了服务站点,为返乡人员提供政策资源、就业推荐等相关服务,希望抓住春节返乡这个契机,留下更多劳动人口。
在全国各大城市重新举起制造业的大旗,制造业对于劳动人口有着极高的依赖性,人口争夺成为了这一阶段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竞争的关键一环。
如今,一线城市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活成本都居高不下,虽然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同样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但也很难真正留下太多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与此同时,其它城市在相应的特色产业领域取得突破,营商环境、生活环境相对出色的城市自然而然留下更多本地的劳动人口,也能吸纳更多相关的人才落户。
从而形成了人口与产业互相吸引的现象,就像电商之都的杭州不仅仅是通过直播行业形成了近百万的就业岗位,也吸引了更多主播、直播公司落户杭州,形成了人口和产业双向增益的现象。
而春运作为人口基数最大、最关键的劳动人口反向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希望借此机会留下更多劳动人口,并为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人口作为支撑。
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行之后,全国招商引资正式步入一盘棋的时期,近期对于各地的招商引资来说,最有效的途径变成了以商招商以及乡贤招商。
以商招商的关键在于产业生态以及园区内的产业运营服务口碑,这是个偏向于中长期,需要持续投入才会慢慢见效,但是企业也会相对非常稳定。
“乡贤招商”是在后返税时代,短期见效最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对于国人来说,都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承载故乡的记忆与期望,以及成功之后回乡投资,带动故乡的发展。
“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这是诸多成功企业家深藏心中的念想。
因为这份对家乡的情感羁绊,才有了如今火热的“乡贤招商”,在今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各地政府都开展了春节前的乡贤招商座谈会,推动家乡人返乡投资兴业。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乡贤招商”的机会,但是对于企业家而言,回乡投资并不是纯纯的做慈善,也是要追求一定的利益或者说是发展前景。因此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在推动“乡贤招商”之前,要清楚当地适合发展的产业方向、要搭好成熟的产业营商环境、健全的政策体系,这才能通过“乡贤招商”真正的让故乡加速蜕变,家乡与乡贤都能受益。
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落地实行,再到2025年国办一号文的发布,各地政府也丧失了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通过资本招商内卷“反投比例”的招商竞赛。
在产业发展领域,也将打破过往统一追新兴、追高科技的产业定位,各地需要集合自身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发展属于当地特色的产业,依靠“生态思维”、“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工作也将从比拼“优惠政策”到比拼“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政策体系”、“产业生态”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吸引、留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