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封青岚 | 2024.09.30 11:17:41 | 阅读:139 | 报告下载 |
近三个月,上海、广东、湖北等地,纷纷为国资打开“容错”大门。9月18日,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局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蓝海科创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第六次征求意见稿)》中表示,建立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机制,允许基金出现最高不超过80%的亏损。力度很大,激励人心。
大部分人看到各个城市前赴后继地放宽投资容亏率,都认为这给予了国资投资信心、带动国资投资热情。甚至期待能够借由逐渐宽松的投资容亏率,通过资本招商这一方式,打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颁布之后招商陷入的僵局。
然而,真的如此吗?对国资公司来说,投资容亏率的放开,也许并不如想象中有效。
以前国企做产业投资,基本是上面的领导说怎么投,下面做投资的跟着投什么,没有自主的投资意愿。为了不背锅、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领导指哪儿就投哪儿,才是最保险的做法。
再者,就算投对了,以国企目前的激励机制而言,能入手的收益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更别说还要冒着会丢了公务员这一铁饭碗的可能性去涉险。努力交涉,投了一堆,赚不到钱,苦劳不算自己的,责任倒是全担身上了,当然没人想去主动投资。
对那些做投资的国企员工来说,容亏率有没有放宽,意义不大。最大的心病仍旧在消磨他们的积极性:投错了,被追责的还是自己;冒着风险投对了,也拿不到和这份风险成正比的奖金。没有热情,自然也没有主动投身产业投资的意图。
不过,容亏率的放开虽说本意是刺激投资,但并不是什么免死金牌。当未来各地的亏损达到一定体量之后,负责人仍然可能要面对后续的追责。容错,并不是免责。
容亏率放宽,再加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颁布,使现在大多数国资公司最关心的,还是能否借由这一政策提升自己的招商实力,能否通过资本招商的方式引入更多企业。
一些做产业投资的市场化公司在转型去做产业园区时,大部分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既然他们投资了众多企业,在某地区拿地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企业资源助力招商将企业引入当地。作为企业的股东,有立场和能力将这些资源导入当地。
这种想法看似顺理成章,然而,被投资的企业真的就愿意被“召之即来”?按实际运作来说,这些被投资的企业中,和当地产业发展想匹配的就为数不多。如果当地的产业基础无法支撑企业成长,站在企业的角度,接受招引就是自取灭亡。企业不愿意去,招商成果当然难以提升。
而站在国资公司的角度,做投资本就是为了收益。企业在原本的园区发展得好好的,如果被强制搬离到新的区域,或多或少会存在因产业环境和上下游产业链变动而限制自身发展的风险。企业发展萎靡,投资收益随之减少,国资公司肯定也不愿去做,同样无法成为招商的强劲助力。
产业投资无法实现企业的强落户,能够带给招商的帮助微乎其微。
只有在企业对城市确实拥有意向、并且和区域内产业基础相匹配的时候,产业投资才能作为一张和企业谈判的筹码,去进一步争取招商成果的落地。但想要遇到这样的企业,恐怕真的只能仰赖运气了。
现在国资在做的产业投资,大部分都并非直投,而是会选择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或者领投,这种做法和市场化资本合作的要素较多。而国资和市场化资本在投资上的倾向又各不相同。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因此能够接受一定的亏损;而市场化资本最无法妥协的就是利益。在这种矛盾中,投资项目往往吊在半空,难以落地。
而直投只能存在于拥有一定财政实力的城市,背负着众多债务问题的二三线城市口袋空空,基本上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这类投资的运作。
既然产业投资无法帮助招商,那它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力?
对国资来说,产业投资最合适的领域还是针对当地中小微型企业的孵化,通过小规模的投资扶持当地企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这种运作方式的优势在于,企业都位于当地的园区之内,平台公司只需要加强投后服务,就能有效避免严重的投资亏损。
前段时间和几位做投资的大咖交流,他们虽然在投资上具有敏锐的嗅觉,但对招商方面的做法知之甚少。说到底,投资和招商是两条相对独立的业务。想通过产业投资提升在资本招商方面的能力,并不实际。
产业投资和资本招商的方向有所差异。资本招商主要是解决区域内龙头企业缺乏的问题,需要政府给出方向,自上而下进行引导,并非是依靠现在的平台公司所能决定的。
而产业投资的职责就落在了地方平台公司董事长的身上,需要对区域内产业抱有一定的了解,提升产业方面的专业度,才能够向着合适的方向,孵化更多上下游供应链,营造合理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