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是二三四线城市难跨的一道槛


作者:万山一把锁 2024.03.21 17:22:22 阅读:130 报告下载



每每提到产业转型升级,总有一波城市揭竿而起。


的确,“产业转型升级”总是蕴藏着无数美好的想象,好像只要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就能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现实还是一如既往的骨感,想产业转型升级的城市一批接着一批,而实际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城市却寥寥无几,一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难道真有城市不想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想肯定是想的,但是至于能不能转得动,能不能有地方转,又是另外一回事。


异想天开谁都会,能不能脚踏实地把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干出点名堂来,才是重点。


为了不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掉队,很多城市选择一头扎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漩涡当中,马不停蹄的追逐典型案例,学习行业标杆。


这边学一学创下生物医药奇迹的“苏州模式”,那边看一看把引资变成投资的“合肥模式”,回头瞧一瞧把新能源汽车玩出花来的“常州模式”。


不管是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二线城市,还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三四线城市,都希望能够从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案例中,窥见一些可以适用在自己身上的发展路径。


前面提到的“常州模式”,就是当下不少城市争相学习的典型案例之一。


作为一个二线城市,能够在高手云集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常州肯定是有点真本事在的,不然早就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当然,躺赢肯定是不存在的,之所以能够丝滑的搭上新能源这趟快车,主要还是因为常州不管是在政策支持上,还是在产业基础上,又或是技术、人才储备上,都已经甩了别人几十条街。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内市场对汽车领域两眼一摸黑的时候,常州就已经成为了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并连续多年创下大型乘用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纪录;上世纪90年代初,当市场还在摸索发展路径的时候,常州汽车工业就已经实现了和世界的接轨。


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很多城市不仅没有常州的产业基础,也没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更没有足够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在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很多城市甚至连转型的方向也没有。


不知道往哪里转型,不知道怎么转型,不敢轻易转型,成为了绝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的常态。



如果一座城市只知道守着原有的一亩三分地,被砸饭碗就是分分钟的事。


总的来说,不是城市不想来个华丽转型,而是绝大多数城市压根不知道往哪转型,更不知道怎么转型,这才是阻挡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绊脚石。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就衍生出了大概三种状态。



(1)力不从心型


随着产业发展逐步迈入深水区,很多城市现有的产业方向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淘汰问题,比如山东淄博曾经引以为傲的煤炭和冶金两大行业。


产业发展初期,淄博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煤炭和冶金两大行业,不仅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占比更是直接飙升到了70%。


但是,重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品结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在多方压力之下,淄博也迎来了人生滑铁卢。


自此,以淄博为代表的重工业城市登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黑名单,寻找新出路,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很多城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所以,这类城市要么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找适合的转型方向,要么直接往高新技术产业方向转型。


但现实情况是,一些曾经的重工业城市很难从重工业发展的逻辑里面扭转过来,或者根本没有二次产业转型的能力。


所以,当重工业城市的支柱产业垮台,如果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者新的产业发展方向,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是一整个产业链的崩塌,更是当地产业的整体沉沦。



(2)着急抱大腿型


在经济相对下行的当下,单打独斗确实容易底气不足。为了避免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歇菜,最稳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找龙头公司抱大腿,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人单枪匹马,还不如跟着大佬混。


今天的常州之所以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频频出圈,也是因为刚好抱上了理想、比亚迪这类汽车龙头企业的大腿;上海能够在经济角逐中频频取胜,也是因为握住了特斯拉这块肥肉。


但是,并不是谁都能抱上大佬们的大腿,然后顺便发展一个新的产业方向,很有可能是钱没赚上几个,最后还被各种花里胡哨的招商骗局哄得团团转。


至于市场上的龙头企业,基本都是处于一个被哄抢状态,是否具备龙头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才是吸引其入局的关键。


但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城市根本不具备龙头企业所需的政策、人才、技术、产业链等硬性要求,自然在争抢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就不具备优势。


所以,想通过吸引龙头企业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这条路子,基本是被堵得死死的了。



(3)盲目跟风型


对于产业转型升级这件事,很多城市确实是两眼一摸黑,盲目跟随也就成了大家不得不选择的选择。


为了在盲目跟随这条路上选择一条看起来比较稳妥的路子,很多城市选择跟着国家大方向干事。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二三四线城市往“高端、新兴、风口”产业方向上凑的名场面。


虽然,跟着国家大方向发展肯定没问题,但没点经济实力,没点产业基础,没点人才储备,别说高新技术产业了,就连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够呛。


一线城市能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因为本身就具备了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支撑,自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绝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因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更多是能源输出型城市,就算卯足了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否有能力将所谓的“高端产业”真正做起来,仍然是个问号。


所以,基于城市能级,二三四线城市在盲目跟随国家大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面临非常多的压力和阻力。



关于产业转型,不管是产业淘汰过后的力不从心,还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盲目跟风。其实,真正能够让一座城市实现产业转型的核心,是要找到一家核心的龙头企业。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仅能够让城市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做产业转型升级,还能通过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吸引到合适的下游产业,从而打造一个新的产业方向。


当然,以上都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路径,当一座城市想要效仿合肥、常州等城市逆袭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出现关于招商的骗局。


想要找到龙头企业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是需要政府实际去砸钱、砸资源、砸政策的,越是下了大手笔,越有可能招来一些投机分子,最后不仅龙头企业没有请进来,砸下去的钱、资源、政策也都打了水漂。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地方政府在专业性上的欠缺,以及急于求成所导致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很多地方政府,或者招商人员,对于高科技领域的认知都是很模糊的。


所以,很多城市在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做转型路径的时候,就会因为各种专业性的问题,不可避免的踩了很多坑,中了很多雷,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政治生涯,又或是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像常州、合肥这类产业转型成功的城市,想同样复制一个一样的出来基本没有可能性,顶多学习一下过往的实际操盘经验,或者规避一些可预见的风险,仅此而已。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经济情况、产业基础、发展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业转型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天差地别。


想要在产业转型上寻找突破口,需要的是从产业端出发,去理清楚自身的发展优势,城市才能更好的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做产业转型。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选择的产业方向具备一定的专业度。今天的苏州、昆山之所以能够在全国的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管是基层执行人员,还是上层领导人,对产业都是具备专业认知的。


因为,但凡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城市,必然是从产业端就已经具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实力。


其实,很多二三四线城市是具备能源优势的,比如山西的煤矿。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果只是单纯的把煤矿开采完运出去,迟早会出现资源衰竭、能源不足的问题,后续的城市经济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很多限制。


与其拼了老命去跟风发展一个不明所以的高新技术产业,倒不如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一个适合属于当地的产业,让产业从单纯的能源输出,变成能源的加工输出。


这样一来,获取的不单单是是能源本身的价值,还有其内在蕴含的更多附加值。


关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本身就是一件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不论是产业基础相对坚固的二线城市,还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三四线城市,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