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红叶李 | 2025.10.30 16:37:42 | 阅读:219 | 报告下载 |
近期《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一下子把“人工智能+”推成了行业“顶流”。
可以预见,就像之前大火的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一样,各地肯定又在马不停蹄地谋划怎么抓这次风口,怎么鲤鱼跃龙门。
但其实,每一次政策大风刮过,建设相关园区带给城市的往往不是想象中的经济腾飞,留下的反而是空空的“鬼城”。
如今“人工智能+”来袭,我们更该清醒——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又一个新赛道的崛起,而是其背后始终未破的园区空置率困局。

曾几何时,产业园区一片蓝海,各地纷纷铆足了劲建载体,寄希望发展产业来拉动地方GDP,但现实却开了一个大玩笑。
受市场收缩、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无论是民营还是国有企业,对投资选址与租赁的需求都明显减弱。
然而,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并未放缓,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反观企业需求却持续萎缩,没有足够的企业能填满这些新增载体,供需之间的矛盾由此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
并且,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热点的双重驱动下,各地政府纷纷跟风建设热门产业园,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园拔地而起,催生了严重的园区同质化现象。
当定位相似、载体相似、服务相似的园区扎堆出现,而有实力、有需求的企业数量却在减少时,招商难度呈几何级上升——企业既不需要为了稀缺载体去争抢,更会对缺乏特色的园区审慎选择,最终直接反映在不断攀升的空置率上,催生出大片空落落的产业“鬼城”。
这些“鬼城”内厂房、写字楼长期无人入驻,设备设施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带动效应,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甩不掉的包袱。
以上海为例,作为国内经济活力如此强的城市,其核心商务区如陆家嘴的办公楼空置率都已达四到五成,即便在张江,空置率也超过了三成。
一线城市尚且如此,管中窥豹,二三线城市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恐怖的空置率,正成为所有园区的梦魇。

在当下的产业发展市场中,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方向确实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好帮手。但说实话,不考虑产业基础,只是盲目建载体,反而会进一步推高空置率。
有一个广泛适用的发展逻辑:从生物医药到新能源,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所有站在政策风口的热门赛道,其本质都遵循着“资源优先适配”的规律。
这意味着不是所有城市都适配发展这些产业,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城市都不适合盲目跟进这些热门赛道的载体建设。
这并非对技术或产业的否定,而是对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尊重,更能有效避免区域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建好载体就有企业来”是许多城市在布局热门赛道时最容易陷入的误区,这一误区背后是对企业选址逻辑的忽视。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生物医药,这些高科技型企业在选址时首当其冲就会问“我为什么去你那?你那有什么值得我去?”,跟风之前管委会和平台公司需要考虑怎么去回答这些问题。
更深层次来看,忽视自身资源禀赋一味追逐热门赛道,本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发展思路,不仅无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反而会因为载体建成但填不满导致高空置率,成为财政拖后腿的存在。
一线城市之所以在热门赛道持续当领头羊,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拥有产业发展不可复制的综合优势,以及可以试错的资本。
但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地方来说,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这些地方往往缺乏热门产业需要的核心资源,既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又缺乏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自然难以和发达城市竞争,即使建成了载体,但吸引不来企业,空置率自然居高不下。
新产业,新赛道
需要新气象,新标杆
在方升今年揭晓的代表产业园区运营商最高荣誉的“2025年度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50强”榜单评选中,可以看到招商蛇口、重庆两江、中电光谷等这样的传统豪强依然屹立于时代的潮头,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影响着产业园区的发展航向。
荣获第六的西湖电子集团作为杭州市属平台公司,在红极一时的“杭州六小龙”之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深度参与杭州创新企业的多轮次投资。并且打造了“空间+场景+产业链”的完整体系,成为推动杭州新兴产业二次跃迁背后不可或缺的园区力量。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产业园区年度金项目榜,更多标杆项目以当代特有的产业逻辑进行展现:
澄海万洋众创城、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荣获“2025年度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5强”、蛇口网谷、苏高科环保产业园、成都高新.AI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等五家企业荣获“2025年度科技创新特色产业园5强”;深圳科技园、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港等荣获“2025年度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园5强”;盛大天地科创产业园、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等荣获“2025年度ESG示范产业园5强”;成都·东广人工智能谷、张江机器人谷等荣获“2025年度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5强”;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张江药谷等荣获“2025年度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5强”;“2025年度产业园区金项目20强”揭晓,济高算谷产业园、鄂尔多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模速空间等标杆项目赫然在列,以硬核产业集聚与创新生态示范,引领行业。

2026年第12届方升中国产业园区年度榜蓄势启航!
2026,我们仍将继续寻找,这些敢于在时代变局中坚定前行的先驱者。
无论是老牌“劲旅”,还是新生“黑马”,我们都期待您以格局为中国产业园区发展铸造灯塔!
如您想要了解榜单申报,或者更多合作方式,请与我们联系
Andi 安迪
165 6402 8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