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后,园区招商遭遇“脚踝斩”?


作者:七禾页 2025.06.06 10:50:27 阅读:62 报告下载

2024年8月1日,《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这一举措对于产业园区行业而言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各地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行业中激起了千层浪。它改变了以往的招商模式,迫使产业园区行业深度洗牌,使曾经的头部园区优势不再明显,行业正式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


目的大家都清楚,过去各地为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资源错配等问题,还可能形成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经济健康发展。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来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行为,避免恶性竞争,该条例在招商引资领域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全国企业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1.png


从2024年全国园区的走访来看,前两年20万方、数十万方的年度去化数据,都不能说是腰斩,甚至是脚踝斩,全年去化面积只剩下1万、2万。


你要说是《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带来的影响,也确实有,随着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管委会对于国有平台公司的龙头项目落地帮助几乎全部停摆。在没有税返政策的推动下,大到政府谈龙头公司、小到国有平台公司谈配套企业,企业客户几乎都需要谈投资。


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龙头公司的产业投资动辄几亿、十几亿,这不像是税收返还,有成果后给到税返奖励,不用直接掏钱,这是实打实要提前掏钱干的事。且不说很多地方政府财政实力不支持这样真金白银的投入,甚至对于财政实力相对可观的地方政府而言,也不愿意冒着大风险去做这个事。


然后对于国有平台公司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招引中小型企业,除非有非常强迫选址需求的,其他企业对于扩张、选址都相对严谨,除非你能拿出大笔资金投资,不然也没法强推招商。但是虽然全国各地都在提高资本招商的容亏率,实际上又有多少国有平台公司有成熟的资本招商体系、又有多少国有平台公司的董事长敢于盯着“秋后算账”的风险去做大量资本招商工作?


2.png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台,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市场秩序,终结了地方政府在税收返还方面的无序竞争,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却也促使全国各地产业园区陷入了一场租金的强内卷浪潮之中。


对于很多国有平台公司而言,已经不是所谓的价格博弈了,而是在如今的环境下租金只要能平衡贷款利息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更别提像深圳、北京、成都等地都推出了2-3的免租期、上海也破天荒地推出了“双百”政策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一线城市在招商引资方面也遇到了大麻烦。


3.png


虽然这样的租金价格战对于产业园区而言并不健康,但一线城市推出的这些新政对于很多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出后非常迷茫的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出之后,我们接触的这些地方政府、管委会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未来如何合法合规地推出相关政策来帮助招商引资。如今这些城市推出的相关政策对于很多城市而言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标准。


你只要围绕自身主推的特色产业方向,去制订行业普惠政策,让符合规定的企业都能享受政策红利,而非为某一两家量身打造的政策都是可以落地实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就会提出更高要求,“书记”这个位置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人物,必须对产业发展非常专业,结合所在地的各类资源禀赋清楚自身的产业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针对性地围绕某个特色产业领域的细分产业去制订普惠政策,才能真正在如今激烈的招商引资环境中脱颖而出。反而越范式的产业政策越没有吸引力,也没法跟其他城市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书记+董事长”也将成为决定地方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角色。当“书记”定完产业方向、推动普惠政策落地,平台公司“董事长”一定要具备将产业发展落地的能力与专业度。


4.png


过去在先发优势以及地方政府雄厚的家底支撑下,一些头部的园区基本上吸引了大量优质的企业和资源,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


但是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出之后,真正实现“统一大市场”的反而是园区的招商引资市场,没有了税返政策的干预,大家拼园区软硬件硬实力,缺乏市场化招商、专业化运营的园区运营商疲态尽显。当产业浪潮褪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行业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方升研究在全年的走访调研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园区萧条的情况,也看到了在逆境中打造出销冠项目、满租项目的成功案例。在今年2025第十一届方升产业园区大会现场,我们更关注在2024年至今在招商引资领域做出成功案例的园区代表。可能他们也没有一个非常成熟、可以复制的经验,但是他们肯定是在招商引资的相关细分领域有所建树、拥有成功案例的园区代表。


我们希望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期,为大家在招商引资领域找寻那些标杆的项目、案例、个人,为大家迷茫的招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对标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