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升研究 | 2025.05.15 14:00:27 | 阅读:35 |
在珠三角某座制造业重镇,一座看似普通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园近期成了政府考察团的"热门打卡地"。每周都有企业慕名而来,短短9天内,企业签约量翻倍、政府工作人员主动对接频次增加三倍、周边村镇自发组织参访团——这个在遍地“网红”的珠三角,可能连第二梯队都上不了的“隐形”园区,如何在3个月内逆袭满租?
“做好该做的,市场总不会一直糟下去。”园区负责人曾如此坦言。
作为珠三角产业带中公认的“实力派新秀”,他们拥有着标准化厂房,专业且稳定的运营团队,清晰的产业定位,以及产业集群中不错的口碑,但一组数据暴露了尴尬:企业续租率的走势线起起伏伏,招商进度表上断断续续的空白格像是一道隐痛的疤痕。
“圈子里都挺认可我们,到了做招商依旧逃不了价格拉锯战。”
去年方升榜参选尾声,方升榜接收到了他们的申报信息,看着表现优异的产业数据,我们带着疑问进行拜访尽调。评审组在调研时发现,这个园区的困境本质是“实力与声量倒挂”:
产业生态扎实:已形成细分领域产业链闭环,上下游协作效率高于区域均值20% 运营成本克制:管理费率仅为行业均值的70%,却陷入“酒香巷深”的传播悖论 政策敏感度敏锐:提前布局的政策窗口期红利,因招商声量不足导致转化率仅25%
“我们像在菜市场摆摊,东西好却没人看见。”园区招商负责人的比喻引发共鸣。当同行靠网红景观和补贴大战抢流量时,这个“务实派”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导致优质资产沦为价值洼地。
为其颁发【金项目·年度特色产业园5强】是个明智的决定。
“从特色产业项目的角度而言,我们关注2个点,产业运营基座是否稳固,以及整个产业集群是否具备充足的延展空间。这个项目的底色是好的,潜力是巨大的。”评审对此评价。不同于追逐风口的热门赛道,这个深耕信息产业细分领域的特色园区尚处于“种子期”:政策红利临近窗口期、周边30公里内完整产业链配套、行业资源积累丰富,构成了一张未被激活的发展蓝图。
“如果这是一个具备无尽潜力的项目,就不应该受制于被世人定义的‘影响力’里。”
而这恰恰也正是方升榜的价值所在——为新时代寻找新标杆。
获奖后,我们提供的方升榜产业报告中关于“政策窗口期与产业生态适配度”的分析,偶然契合当地"链长制"改革方向,被地方政府纳入招商手册。这为园区与政府搭建了价值沟通桥梁,政府更主动将其纳入当地产业升级示范工程,成为区域信息产业名片。
“当时,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被选择的甜头。”项目招商负责人和我们复盘时说到。“有几个点是我认为是招商快速满租的关键。”
本质不是给项目做宣传,而是要把自己产业实力翻译成政府语言,让地方了解自己的价值 产业生态的基础要打好,延展性要提前考量,真有机会的时候才能抓得住 做到上面两点,才勉强能算的上政府的产业伙伴,才有信任和未来可言
“现在政府比我们还急着招商。”园区运营负责人展示工作计划,某次对接会来了7位副局长现场办公。当政府将园区定位为区域产业升级“战略抓手”时,蝴蝶效应已然启动——政企联合招商、政策定向投放、资源精准匹配,最终成就三个月满租的“不可能任务”。
2025年7月,第11届方升榜即将正式发布。
榜单的优质项目有机会写入《年度产业园区标杆报告》(拟定名称),为产业园区的品牌宣发及招商引资注入动能。
如何参与
如果您有意愿参与,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说明您希望申报的奖项,并填写申报材料。在经过初步评估之后,方升将通过线下拜访/线上交流等方式,对企业/项目进行考察,针对柔性评分项目进行再评估。